物联网、合同能源管理、工业设计……十年来,各类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远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定的范围。是给新型企业“凑合”发张执照,还是创新经营范围表述方式,考验着工商部门的“接生”智慧。近日,《解放日报》就工商注册官服务新行业发展做了专题报道。
从“门卫”到“接生婆”
——工商注册官十年见证新行业准入“破冰”
“我公司既能做智能门禁,又能搞节能设计,为什么经营范围不能叫‘住宅产业现代化’?”
“现有法律规定没有这种经营范围,不如叫‘建筑科技’?不过,经营范围表述可以个性化一点,叫从事住宅产业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和服务,如何?”
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登记大厅内,正在和申请人“讨价还价”的注册官叫郭婷婷。有20年相关工作经历的她还被亲切地称作“接生婆”,每年从她手里接过营业执照的企业不下300家,每天接待“难产”企业更是家常便饭——企业想要申请的经营范围过于“新颖”,对照2002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查询,根本找不到匹配的行当,导致企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执照上的经营范围用语等法定登记事项难以准确表述,因此受阻。
“以前按章办事,注册官做好‘门卫’就行,匹配不了就把材料退回去。”郭婷婷坦言,过去,如果企业急着要营业执照开业,那么经营范围只能在原有的行业分类里找与其要求相近的种类先填上,这种“曲线救国”的办法还闹过不少笑话。
打开十年前注册的企业营业执照资料,郭婷婷不由感慨:现在耳熟能详的“物联网”、“合同能源管理”、“机器人制造”等行业十年前可是闻所未闻,要工商部门批准,企业只能“退一步”,申请仓储、投资咨询、通用设备制造等经营范围。有些“预付卡”企业更是尴尬,翻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连拿来“凑合”的行业都找不到,只好以“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经营范围示人,出去谈生意都不敢给客户看营业执照。
十年前,上海私营企业只有22.46万户,截至今年7月底,上海私营企业累计达80.9万户,已是十年前的3.6倍。量变的背后是质变,十年间,各类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却滞留在十年前,使不少极具潜力的企业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