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工商企业登记证背面还写有注意事项
因为芦淞服饰节的老物件展示会,天元区冯女士拿出一张珍藏的“工商企业登记证”。
这张1964年颁发的证明,是父亲冯寿林当年经营三门镇白铁门市部时办的,至今47年。
冯女士说,登记证是父亲当年注册的,只可惜,证还在,人却早已不在。这张登记证,是去年她回老家清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
父亲冯寿林,曾是三门镇小有名气的铁匠师傅。16岁时,冯寿林跟随哥哥学习白铁皮加工手艺,后来,哥哥参加工作,冯寿林将手艺坚持下来,这一做,便是一辈子。
冯女士说,父亲当年办证是为了名正言顺,其实镇上的老手工艺者,去市里办企业登记证的人非常少。儿时湘江上并没有桥,从三门镇去市中心,坐船来回得花上大半天时间,办一张工商证明,不是一两次就可以解决的,“期间的奔波,可想而知。”
靠着白铁铺,冯寿林不仅养活了一家八口,还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当地首批万元户。只不过,因为一生操劳,又有因打铁造成的肺气肿等职业病,1995年,因劳累过度,冯寿林去世了。
如今,冯女士父亲的白铁铺依然存在,只不过早已改头换面,搬到自家建的小洋房楼下,而冯女士最小的弟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接手这个镇上最后存在的白铁铺。
冯女士感叹,现在生活好了,大部分用具都换成塑料的,即实惠又经济,所以大都不需要这种老手艺。不过父亲的这张工商企业登记证明,她会一直保留下去,“当做对父母的纪念。”
链接
工商企业登记证的变迁
昨日,记者咨询了市工商局多位工作人员,对于1964年前的工商企业登记证,他们的讶异不低于记者,“那么早就有工商登记了?”有的工商人员发出如此感慨。
据工商协会的曹秘书长介绍,现在的株洲市工商局,其实是1978年后恢复成立的,因为“文革”期间并没有设立工商局,所以关于文革前工商局的登记信息,很少人清楚。她分析,冯女士手中的登记证,应该是1951年建市后成立的工商局办理的,为钢刻版手工印刷版本,不过工商局在“文革”期间曾停设了,这种印刷版的工商登记也随之停止。
不过曹秘书长表示,1978年以来,根据规章制度的一步步完善,株洲市的工商企业登记证明,从恢复后首先采用的手推打印机式印刷,发展到现在的电子复印版本,也已变更多次。
建市13年后,冯寿林的白铁铺为我市第514家企业,那么1978年恢复工商局后,我市又有多少家企业登记呢?据市工商局信息工作人员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