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研究“储备性政策”了! 这是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传出的声音。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中长期发展需要,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储备性政策”的概念第一次跃入大众视野的同时,作为“储备性政策”研究的主角——智库,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而由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超豪华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7月2日晚在北京首次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更是吸引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在内的全球30多家顶级智库代表、100多名前政要、诺贝尔奖得主和全球500强CEO。 这个被冠以“中国顶级智库”之名的中国新智库,无疑给中国未来的“储备性政策”研究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储备性政策”终于有了名分 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在不同场合重申“应对金融危机远远不止4万亿投资计划,其他政策将在年内不断出台”。 “‘储备性政策’的概念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后提出来的。我理解的储备性政策就是过去常说的政策预案。现在之所以提出来‘储备性政策’的概念,说明经济形势相比前几年更严峻,也更为复杂,经济情况的不确定性还存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政策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欣喜地看到了“储备性政策”有了名分。这位曾在中南海给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的专家说,其实,多少年来我国都在进行“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只是没这么个“名分”。“经济形势肯定是先要做预测,以防患于未然,不可能说碰到问题才重新开始研究。在任何情况下,不可能我们把所有的招数都用完了,就没招数了。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我们常说的一个概念叫‘理论储备’,是指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相结合,超前准备,随时为中央决策服务;现在提出‘储备性政策’这个词更贴近当前的实际,其目的是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胡仙芝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评价说,“温家宝总理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储备性政策’研究,不仅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决策行为的负责态度,体现了对决策科学化目标的迫切追求,同时,对决策者本身也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更是对政策研究部门、政策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期望和更多的任务。” “储备性政策”,在多次参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的刘树成看来,是一个“很好的新词”,需要给其下一个“定义”。他说,广义来看,储备性政策是指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超前研究和拟定的可供选择的政策。这可以包括四种情况:一是针对情况的动态性,如国内外经济形势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这需要超前储备;二是针对情况的复杂性,需要反复研究和拟定,需要一个超前过程;三是针对情况的不确定性,需要提出多种备选政策方案;四是针对一些情况的突发性,需要事先预做应急准备。 “储备性政策”的“新”,还表现在从工具书到网络百科都没能找到一个专门解答。 “储备性政策”这一新概念引起各方关注的同时,谁来承担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制定更成为热门话题。 上海天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21-51001929,400-6688-963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381号兰村大厦25楼EF座 本站关键词:注册公司 上海注册公司 代理记账 上海公司注册 如何注册公司 |